
在篮球世界里,顺境时一切看似平淡,但挫折往往让局面骤变。此时,不少球迷会翻出旧论,证明自己的“先见之明”。以杨瀚森对阵爵士队的比赛为例,因表现欠佳,许多球迷转变立场,认为他或许难在NBA立足。有人甚至预测,他可能在常规赛后被开拓者队下放至发展联盟,放弃培养。
然而,这仅是一场季前赛,是否值得如此草率定论?回想前几天对阵国王队时的亮眼发挥,那时是否也有人觉得他将成球队核心?年轻球员的成长充满变数,每一天都在进步,不应单凭一场比赛就下定论,否则未来的反转可能让人措手不及。
作为新秀,杨瀚森确实存在不足,若有合理建议,值得分享。比如,中国男篮名宿王治郅曾点评他速度不够,不符合现代篮球潮流。当时或许因杨瀚森未进NBA,实例支撑不足,反响有限,但现在看来,这一观点已被证实。
速度问题不仅影响篮板争抢,更体现在比赛节奏中。若缺乏跳跃和反应速度,参与快攻转换就会吃力,这正是杨瀚森暴露的短板。或许在CBA表现出色时,他未意识到此点,但高水平比赛中,问题便凸显出来。机会仍在,19岁比20岁拥有更多改进时间。
对于潜力选手,细节至关重要。若能借助王治郅、姚明等有NBA经验的前辈组成教练团,为有潜力的球员提供指导,或许能帮助他们少走弯路,更快成长。年轻之路漫长,耐心与支持才是关键。